Alibaba Deploy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Help Bridge Digital Divide
September 9, 2022

数字化为社会带来更方便的生活,但长者及残疾人士的需求不时被忽略,甚至跟社会发展脱轨而形成“数字鸿沟,阿里巴巴集团致力通过创新科技收窄数字鸿沟,例如升级无障碍服务丶引入人工智能AI协助筛查判断等,以普惠技术投入公益,照顾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5月发布的《信息无障碍白皮书(2022年)》记载,中国有2.64亿60岁以上的长者及8,500万残疾人士,他们在获取及使用讯息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随着科技发展,云计算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概念开始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也让特殊群体有机会享受更多社会发展的成果,达致信息无障碍

信息无障碍是指通过资讯化的措施,弥补身体机能或身处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不足,不论身体健全或残疾丶年轻或年长的群体,都能够平等丶方便及安全地获取和使用资讯,例如透过改善手机APP等互联网产品的易用程度及可用程度,让有不同特殊需要的用户都能流畅使用。


阿里巴巴集团信息无障碍委员会主席吴泽明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将持续发挥技术和服务能力,给更多弱势群体带来数字化便利。


过去两年来,来自阿里巴巴集团丶阿里云及达摩院的一众团队推出最少四项帮助残疾人士及特殊群体的服务,包括:1)读光计划改善视障人士生活:2)设计阿兹海默症AI筛查小程序:3)实行15款应用程式APP的信息无障碍改造:4)为听障人士推出字幕机顶盒


一:“读光计划”改善视障人士数字化生活


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在手机端及应用程式改善“无障碍”服务,例如在2020年底联同中国盲文图书馆及浙江大学推出建基於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读光计划”,让视障人士能够参与及感受数字经济时代发展。


所谓OCR,是指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文本资料的图像文件进行分析识别处理,获取文字及版面资讯的过程。阿里巴巴达摩院加以改善这项便利视障人士的技术,并应用於天猫精灵丶优酷等场景。


相隔一年半,三家机构在今年7月再次合作启动“读光计划2.0”扩大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於:

  • 推动中国盲文图书馆全面上云—阿里云将免费提供存储和算力资源,推动盲文图书馆的有声读物丶电子图书丶“无障碍电影”等文化资源全面上云,方便视障人士随时使用。
  • 菜鸟实行视障读物上门免费取送—针对视障人士从中国盲文图书馆借阅丶归还视障读物的不便,菜鸟会为视障人士提供免费上门送取视障读物的服务,解决借阅及归还读物的难题。
  • 在更多特殊学校推出“达摩院—浙大盲文翻译系统”—浙江大学创新软件研发中心EAGLE助盲团队携手阿里巴巴达摩院,研发一系列辅助视障人士的技术,例如“盲文教学智能辅助系统”,把盲文试卷翻译成中文,提升教师命题和阅卷效率,为视障学校引入数字化教学生态。
  • 推广“信息无障碍”检测系统—阿里巴巴集团将与浙江大学团队共同推动APP无障碍合规性检测系统(WAAE)在互联网行业的广泛使用,该系统结合人工智能丶人机交互丶“云边一体”等技术,为移动应用提供高准确率的自动检测服务。


Homepage News_20220913_2.jpg

後天失明的钢琴调律师蔡琼卉通过“读光计划”的OCR技术,得以跟健全人士一样享受电商网购的便捷及乐趣。


二:AI筛查小程序及早发现阿兹海默症隐患


在今年九月“世界阿兹海默症月”前夕,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中国的阿兹海默症关注组织合作,推出中国首个通过医学验证的阿兹海默症AI筛查小程序,用户打开支付宝搜索“ADC失智症筛查”,便能在约十分钟时间在手机上自助完成筛查。


阿兹海默症一直威胁中国长者的健康,国际医学杂志《刺胳针(The Lancet)》的调查表明,中国60岁或以上长者中患上阿兹海默症的人达到983万名。基於阿兹海默症目前仍属一种不可逆丶尚无法治疗的疾病,仅能靠及早发现及透过治疗延缓进程。


用户可以通过AI筛查小程序完成语音答题丶画时钟等步骤,整个过程大约十分钟,後续将由AI自动分析情况再交由专家人工复核,五个工作日内出结果。如果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系统将会提醒用户去医院作进一步的临床诊断。


该AI筛查小程序开发前期已经测试过上千次,结合经典的临床认知筛查量表和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快速及有效地评估阿兹海默症的患病风险。以上段提及的画时钟为例,测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长者的认知能力,尤其是空间定位能力。


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算法工程师徐国海介绍,该AI筛查应用业界前沿的多模态AI技术,用语音语义联合建模来评估老人语音答题情况,避免口音带来的偏差。团队还攻克AI识别长者手绘时钟这一难题,由於长者手绘极为多样,牵涉到轮廓丶数字及指针等多种相对关系,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才能准确评判。


Homepage News_20220913_3.png

图为阿兹海默症AI筛查小程序的画时钟测试结果。


三:手机APP“信息无障碍”改造提升生活便利度


阿里巴巴信息无障碍委员会今年6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的其中15款应用程式APP已经完成“信息无障碍”改造,未来将持续投入及升级标准,既要“能用”更要“好用”,为长者及残障人士带来更多无障碍的数字化服务。


15款APP包括淘宝丶饿了麽丶盒马丶闲鱼丶优酷及钉钉等,涉及网购丶点餐丶娱乐及社交等多种数字生活场景。阿里巴巴信息无障碍委员会亦透露,15款APP的无障碍功能,单是2021年已经服务数以百万计的长者,以及数十万名视障用户。


例如,淘宝的“长辈模式”照顾到长者打字不便的难题,将语音输入按钮设置於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并且将字体大小放大,同时符合页面的适配范围。


又例如,高德开发“长辈版”地图,调整地图与字体展示比例,提供长者常用的公园丶医院丶交通站点等资讯预设到地图图层当中,让长者看得更清楚。在网约车层面,高德推出长者“一键叫车”功能,并在APP显着位置提供“助老模式”入口,缩短长者用户呼叫网约车的沟通时间。


去年10月底,高德宣布五年内在中国建设10,000座“助老打车暖心车站”。截至今年7月,中国20多个城市先後启用2,200多座“助老打车暖心车站”,覆盖社区丶公交站点等长者经常活动的场所。


Homepage News_20220913_4.jpg

淘宝APP在去年推出“长辈模式”,今年79岁的张季雄(图左)特别试用新功能,拣选需要购置的日常用品。


四:“字幕机顶盒”为听障人士转译实时字幕


2021年农历新年前夕,首批由中国聋人协会指导研发丶阿里巴巴达摩院免费提供精准语音技术及算力的“字幕机顶盒”,陆续入驻中国上百个听障人士家庭及社区,让他们通过由人工智能辅助丶实时的语音转文字技术,无障碍地收看综艺丶新闻等直播节目。


有别於预先录制及加工的影片,直播节目一般难以提供主持人丶嘉宾或旁白的对话字幕。以往听障人士欲了解直播节目内容,便需要节目制作组附上手语旁白,或是由听障人士另行邀请手语翻译员从旁协助。


内置阿里巴巴达摩院语音技术的字幕机顶盒,连接有线电视丶电脑或手机後,不仅可同屏显示画面与辅助字幕,还能提供中英双语识别及翻译。基於字幕误差小丶低延时的特点,许多听障人士还利用这款机顶盒,协助网上听课丶开会等工作,将其当作自己的“听力助手”。